技术交流

水产养殖的灵魂-溶解氧

发表日期:2018-12-11 【返回】

在众多水质指标中,溶解氧始终贯穿着水产养殖业过程的始终。在养殖动物生长方面,投喂同样的饲料但由于溶解氧的不同,产生的饵料系数就不同。在水环境方面,它直接决定着底质、水质的好坏,进而影响养殖动物的抵抗力,尤其是对虾发病的主要诱因。

同时溶解氧还直接影响到养殖动物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剂量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把溶氧看作是水产养殖业中的灵魂并不过分! 下面就溶解氧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作一赘述。

1、溶解氧的来源:植物光合作用89%;空气中溶解7%;补水增氧4%。

2、溶解氧的消耗:水呼吸(水中微型生物包括浮游动植物和细菌等的呼吸耗氧和有机物等还原物质的分解耗氧的总称)与底栖生物耗氧两项占80-90%;养殖对象的呼吸5-15%;逸入空气1.5%。

3、溶解氧的变化:

季节变化:冬春季节由于水温低,氧气的溶解度大,养殖动物代谢慢、养殖量小,有机物少且分解慢等原因,耗氧量小;加之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等原因,溶氧量一般高于夏秋季节。

昼夜变化:日出后的整个白天,植物光合作用放氧,下午至日落前达到最高值;日落后的整个黑夜,生物呼吸耗氧,至日出前达到最底值。较深的池塘,底水层的日变化不明显。

垂直变化:夏季白天中午或下午,正常水体上层水含氧丰富,但底层水缺氧或溶氧不足,易产生温跃层;晚上,特别是下半夜,上下层水混合,含氧量趋于一致。转水水体,在自然状态下,上下水层的溶氧量差别不大。

水平分布:受风力和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正常水体白天上风处溶氧低于下风处,晚上上风处溶氧高于下风处;转水水体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上风处溶氧一般都高于下风处。

4、池塘底层缺氧原因: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能完全到达底层;鱼虾栖息在底层,活动多,呼吸耗氧多;沉淀的过多不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消耗氧;微生物活动消耗氧气等等。

5、底层缺氧的危害:底质——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

在养殖过程中,很多人很重视水体的消毒和改良而没有给予池底过多的关注,而鱼虾等主要生活在池底,当池底层缺氧时,致使积累的大量有机物在无氧状态下不完全分解,生成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本应底栖的鱼虾失去憩息之所,鱼虾摄食减少,抵抗力下降;同时致病菌大量滋生,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疾病的大规模暴发。如果此时投饵量把握不好的话,不仅会浪费饲料,还会增加残饵分解耗氧,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底层缺氧的危害极大。具体表现为:

A.急性缺氧:浮头,快速死亡。

B.慢性缺氧:

水体不“活”:肥水难,恶化快,需氧有益菌活动受抑制,厌氧菌(致病菌)活动旺盛,有害气体多,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居高不下,水体物质及能量循环变缓或停滞,自净能力极弱;

鱼虾不“欢”:运动能力下降,食欲减退,饲料消化不完全,饵料系数增加,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疾病增多;

虾蟹偷“死”:亚硝酸盐过高导致的死底症就是因为底层氧的含量过低,形成氧债,只有补充氧气,才能彻底治疗死底症;

底质“臭”:分解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增多,厌氧菌活动旺盛,硝化菌的活动受抑制,臭味急剧增大;

蚌不“长”:珍珠蚌没有足够的食物,在有毒有害环境中其生理压力增大,几乎停止生长,珍珠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

贝体“瘦”:严重影响蛏贝类的生长,造成商品价值降低,甚至会导致死亡。

惠农建议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剂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及抗病力。如:惠农+1号-微生态增强免疫素,能有效增强水产动物的自身免疫力,减少其受病毒和有害菌的感染;惠农+2号-微生态高效免疫素,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力,可部分代替抗生素;惠农+4号-微生态肠道保健素,有效防治虾白便、偷死、空肠等综合症。

6、补充氧气的措施:增氧机;冲水;减少耗氧物质;药物增氧。

微孔曝气增氧设备:底部微孔增氧消除水体层化,静态增加溶解氧;曝气,将有害气体排出;池水较浅的池塘在发生急性缺氧浮头时,盲目开增氧机会因搅起底泥而加重缺氧。

冲水:是有效的增氧方法,蓄水池和曝气池为养殖池提供了富含氧气的新水。

减少耗氧物质:是常用的增氧方法之一,如减少浮游动物,清除野杂鱼,减少放养密度等。药物增氧:快速,但不经济,提高pH值;

增氧粉:放氧快,不能深入底层;

颗粒氧:深入底层,但放氧慢,不能急救,质量低的不仅不能放氧,而且污染、败坏水质。惠农建议使用微生态活菌制剂配合增氧机,净化水质、改底,提高溶氧量,调节菌群平衡,建立有利于水质的微生物群落,效果更佳且持续长久。

7、溶解氧的日常管理:

A、放苗前30天,应进行“三清”:清除淤泥、清除野杂鱼、清除病原生物。建议配合使用益水灵4号-微生态高效改底素进行强效改底,分解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解毒消除底臭。

B、定期用施惠农公司微生态制剂,如:益水灵2号-微生态高效养水素,益水灵3号-微生态高效净水素,净水、养水做好水质防控工作。

C、采用科学的混养模式,如适当增加滤食性动物的养殖以减少浮游动物, 合理减少放养密度,以减少耗氧量和对水体污染,从而提高水体净载氧能力。

D、定期净化和氧化水体,使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死藻、养殖动物残饵粪便及残骸、有毒物质等离开水体,同时分解。惠农建议定期全池泼洒惠农3号-微生态综合保健素优活活,能有效改底净水,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减少病原微生物及不良藻类,提高溶氧量。

E、开动增氧机等。具体用法为:晴天中午、阴天晚上、用药中、浮头时、转水前、中毒时、鱼虾密集时须开。

F、在养殖动物密集处如食场、增氧等处定期全池泼洒益水灵4号-微生态高效改底素,能有效分解动物粪便、残饵,以减少残饵粪便对溶解氧的消耗。

G、越冬池要及时扫雪和加水,以保证冰下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及水温。

总之,动物自身抗病力是水产养殖业的本体, 病原体是水体生态系统失衡后不能为养殖生物所利用的生物。水产养殖技术的核心就是从水、种、饵、密、混、轮、防、管诸多方面科学地构建可控、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水体生态平衡,而维持这一平衡的基本保证就是充足的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业的灵魂。

快速导航

×